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【热门】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,进而选择科学、恰当的教学方法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:
1、熟悉乐曲的旋律,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,学期舞蹈“大中国”。
2、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,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。
3、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。
活动准备:
1、音乐CD或磁带,录音机。
2、电视机。
3、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。
活动过程:
一、播放音乐舞蹈《大中国》感受乐曲的'风格。
1、教师:你听到了什么?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?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?
2、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《大中国》。
二、教师出示彩条,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。
1、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。
教师:“这是什么呀?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?”
2、教师示范表演舞蹈,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。
教师:“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?
三、初步学习舞蹈动作,感受乐曲的旋律。
1、幼儿学习踏点步,加上手臂的动作,并随音乐练习。
2、教师哼唱音乐,带幼儿随音乐学习有节奏的颤摇手腕和挥动彩带的动作。
四、幼儿创编不同方位挥舞彩条的动作。
1、教师:彩条可以除了从上到下挥舞,还可以怎么挥舞呢?幼儿集体创编,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。
2、教师采取四个不同方位的动作,大家随音乐集体练习。
五、红绸缎《大中国》。
教师带领幼儿人手拿两根红色的绸缎,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空地方,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整地表演红绸缎《大中国》。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:
1、 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,理解歌词,并初步学唱《欢迎歌》。
2、 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,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。
3、 在进行表演时,能和同伴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表演。
4、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,发展幼儿的表现力。
活动准备:
1、经验准备——知道不同小动物的主要特征。
2、物质准备——《三只熊》PPT。
活动重难点:
愿意参加唱歌游戏。
听辨不同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引入
1、 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?让我们走近看一看。
2、 原来是三只熊的家,他们是谁?(熊爸爸、熊妈妈、熊宝宝)。
3、 今天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,准备要开个生日餐会,想邀请许多朋友来参加。我们也一起去吧。
二、朋友来做客
(一) 小兔来了,熊妈妈来迎接,让幼儿感受旋律,初步熟悉歌词。
1、“哎,有个小动物也想去,是谁呢?!”(点出“小兔” )
“我们和小兔一起去三只熊的家吧。”(引导幼儿学小兔跳)。
“三只熊的家到了。”
“门上还有个门铃呢。”引导幼儿一起按门铃。(播放熊妈妈的声音)
2、 “是谁唱着欢迎歌来欢迎小兔的?”(幼儿猜猜讲讲)
(打开门,出现熊妈妈)“原来是熊妈妈。”“跟熊妈妈打个招呼吧”。(“熊妈妈你好!”)
3、“熊妈妈唱的真好听,声音柔柔的,我们请熊妈妈再来唱一遍吧。”
4、再欣赏一遍熊妈妈的歌。
提问:刚才熊妈妈唱了什么?是怎么唱的?(教师重复歌词)
“谢谢熊妈妈的歌!”
(二)小鸡来了,小熊来迎接,幼儿初步跟唱。
1、“叽叽叽,叽叽叽,这是谁来了?”(小鸡)“来了几只小鸡呀?”(两只)
2、我们带小鸡一起到三只熊的家去吧。跟着老师学做小鸡的律动。
3、 小鸡也来按门铃了。(播放小熊的歌声)。“是谁在唱欢迎歌迎接小鸡呢?”(出现小熊)。引导幼儿和小熊招呼。小熊的声音跟我们小朋友的声音一样可爱,我们也来跟着小熊唱欢迎歌好吗?(引导幼儿随着录音跟唱,学小熊唱歌)
4、小熊说:“小鸡请进,请坐”。
(三)小鸭子来了,熊爸爸来迎接。
1、“瞧,有一群可爱的小鸭也来了”。“小鸭子走累了,坐下歇歇。”
2、“我们来按门铃,听一听这次是谁来开门。”你怎么知道是熊爸爸。“原来熊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,低低的。
(四)一起唱歌
“熊妈妈唱得歌是柔柔的,熊宝宝唱得歌是稚嫩的,熊爸爸唱得歌是粗粗的低低的。那我们小朋友喜欢怎么歌声呀?”
“我们一起和三只熊来欢迎今天参加生日会的小动物吧”
活动反思:
在出示小兔的时候我们,我们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出现,如“耳朵长又长,爱吃萝卜爱吃菜,蹦蹦跳跳真可爱。”按门铃的时候,教师可以提醒一下,动作可以做得更优美一些。小鸡出示的形式很好,和小兔的有所不同,但是噱头还是不够,教师的.肢体语言还要再夸张一点。让宝宝们学唱的时候可以模仿熊爸爸、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声音,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。
托班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孩子开心,孩子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本领。托班对于每个孩子的语言都是要有小结的,而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及时地表扬她们。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教师要多表扬,多鼓励。学唱的时候我让孩子唱的还是比较少,还是需要多唱,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演唱,以达到目标。
小百科:欢迎指高兴地迎接,诚心希望;乐意接受。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活动目标:
1、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,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。
2、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。
3、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,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。
4、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,创编新歌词并演唱。
5、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、情感。
活动准备:
音乐播放器、演奏图谱PPT、乐器(三角铁、响板、钹)、乐器图卡等
活动过程:
(一)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
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,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。
(二)出示图谱,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
1、在这张图谱里,你发现了什么?(士兵的颜色、大小等不同)
2、反复记号 ……此处隐藏9479个字……中有困难的动作,在继续完整练习舞蹈。
(7)教师或一些幼儿戴新疆帽舞蹈,其余幼儿欣赏并拍手伴奏,体验新疆帽舞蹈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。
4、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。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,进行即兴地齐奏或轮奏。 对于踵趾步孩子还是不太会,一折一折的,没有美感!看来不止要教会,还要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美感。
因为教室场地比较小,所以我把动作分成手和脚两部分。先根据情节练习手部动作。然后再站起来练习脚部动作。
因为有了故事情节动作顺序倒不难记。
就是踮步与进退步需要特别的练习。
活动反思:
这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维吾尔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,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,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。
活动时,我神秘地对大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维吾尔姑娘,有一个动听的`名字,叫什么呢?孩子们很好奇,猜各种各样的名字,当我出示“阿依古丽”四个字时大家都说太好听的,有的男孩子还兴奋地笑了。这时我马上给大家讲述创编的故事,想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来熟悉舞蹈结构。
并提问:“阿依古丽早上做了什么事?她先干什么?再干什么?”
接着我对孩子们说:“老师把这些事编了一段好看的舞蹈。”随着欢快的音乐,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,让幼儿欣赏舞蹈,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。孩子们开心极了,都嚷让着想学哪个哪个动作,顿时教室内变的嘈杂起来,我使了很大的劲,才让活动正常进行。整个活动上得非常累人,孩子掌握舞蹈的动作也不是太好。
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活动过程和教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,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仔细回想,活动中女孩子对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,学习时认真仔细,积极练习;而男孩子呢,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,有的则根本没有认真学,活动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。和其他班老师一交流,她们也出现了这种状况。
如何改变韵律活动中的类似情况呢?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:
1、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,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,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,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。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,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。
2、学习动作时,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,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,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,教师进行观察指导,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,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。这样,更尊重幼儿、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。
3、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,如眼神、动作。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,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、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。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,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,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。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4【活动目标】
1、感应AB曲式和乐句。
2、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。
3、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,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。
4、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,交流情感。
【活动准备】
挂图、彩带、水彩笔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出示图片P2,以故事的情境引入。
二、聆听音乐。
1、老师播放音乐磁带,幼儿静静聆听。
2、手之舞
A段:手臂飘点出旋律的高低。
B段:在空中画出4个乐句。
3、飘带之舞
A段:聆听老师哼唱唱名旋律。
B段:在四周的空中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。
三、律动感应AB曲式。
1、全体围圈
A段:模唱唱名旋律。
B段:彩段划船。
2、两人一组
A段:面对面模唱。
B段:两人一根彩段划船。
四、出示图片P3,讲故事。
感应两个小节的乐句:二个6拍
每2小节换拍肢体部位,走2小节换方向。
五、音乐与舞蹈。
1、分组进行表演。
A段:打击乐器伴奏。
B段:彩段划船。
2、两人一组,拿一根彩带。
A段:左右摇晃。
B段:两人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。
六、游戏书。
A段:依树叶高低,唱出旋律的唱名。
B段:画出青蛙的船浆及水的.涟漪。
【活动反思】
1、尊重每个学生,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,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。
2、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,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,促进学生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,体验成就感,发展合作精神。
3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,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。
4、建立融洽、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,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,互相鼓励和帮助,做到教学相关。
5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,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:
1)积极创造条件,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,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。
2)引导学生结合语境,采用推测、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。
3)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进行自我评价,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。
小百科:梦幻,指人生。多种颜色细腻勾勒出的梦幻,比美更令人沉醉于其中。出自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方其梦也,不知其梦也。梦之中又占其梦焉,觉而后知其梦也。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,而愚者自以为觉,窃窃然知之。”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活动目标:
1、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,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,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。
2、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,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。
3、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。
活动准备:
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《清明》这首诗歌,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。材料准备:《清明》图片,音乐,纸,颜料等。
活动过程:
1、在情境中创编动作,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《清明》
师: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?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?
2、按节奏吟诵《清明》
(1)教师朗诵《清明》,同时出示图片,幼儿欣赏。
(2)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,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,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。
(3)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,进行歌词的朗诵,注意重拍的运用。
(4)教师用动作提示,与幼儿进行歌词的'对答,教师说前半句,幼儿对下半句。如,教师说“清明时节”,幼儿接“雨纷纷”,以此类推。
(5)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,吟唱歌词。
3、根据理解绘制图画
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,画出他们想象中的《清明》图
4、交流欣赏
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,加深对《清明》的理解。
文档为doc格式